1. js6666

      1. 农业常识
        土壤养分的缺乏对植物生长产生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4-09-30 14:01:08  点击次数:

        摘要:植物体内的元素有60余种,对土壤中的养分所需元素有16种 :碳(C)、氢(H) 、氧(O)、氮(N)、磷(P)、钾(K) 、钙(Ca) ,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 、氯(CL) 。

               

        各必需元素对植物所需含量差别很大,一般可根据植物所需含量的多少而划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一般占植物干物质重量的0.1%以上,有碳 、氢、氧、氮、磷 、钾  、钙 、镁和硫共9种 ;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一般在0.1%以下,最低的只有0.lmg/kg(0.lppm) ,它们是铁 、硼 、锰、铜、锌 、钼和氯7种。

        土壤养分的缺乏 ,不同元素的缺乏对植物生长将产生不同的病理症状:

        1、 氮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浓度为1%-5%之间 ,其作用是增加叶绿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植物缺氮时将生长缓慢,明显矮小 ,叶片发黄 ;严重缺氮时叶片变褐死亡。

        2 、 磷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浓度为0.1%-0.4%之间,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储存和转运能量,从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获得和能量储存在磷酸盐化合物中,一备以后的生长和繁育利用 。缺磷时将限制全株生长,很少看到像其它元素短缺时出现那种明显的叶片症状。

        3、 钾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浓度为1%-5%之间 ,钾元素在常态下是以活性离子态存在,其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1、酶的激活 2、平衡水分3 、参与能量形成4、参与同化物的进行(提高作物含糖量)5 、参与氮的吸收及蛋白质合成6 、活化淀粉合成酶(促使作物灌浆期子粒饱满)7、活化固态酶(可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数) 。钾养分不足时 ,植株抗病能力降低,作物品质下降并减产 ,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大豆的影响明显 。

        4、 钙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浓度为0.2%-1.0%之间,钙在细胞伸长和分裂方面起重要作用 。植物缺钙时表现为植株顶芽和根系顶端不发育 ,生长点停止生长。缺钙还常使番茄发生脐腐病和苹果的苦陷病,果实缺少硬度。

        5、 镁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浓度为0.1%-0.4%之间,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矿物质组成部分。没有叶绿素,植株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缺镁的症状首先在低位叶片出现,并从老部分移向幼嫩部分 ,进一步发展成为整个叶片组织全部淡黄,然后变褐直至最终坏死,尤其是棉花,下部叶片可能出现紫红色,然后逐渐变褐坏死 。

        6 、 硫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硫元素浓度为0.1%-0.4%之间,硫元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植株生长 。缺硫会极大地阻碍植株生长,特征均为植株失绿 、矮小、茎细和纺锤形。许多植株缺硫症状极似缺氮症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许多缺素原因的误诊。植物光合作用的合成蛋白质 ,必须组分胱氨酸 、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而植株中90%的硫存在于这些氨基酸中 。所以高质量的氨基酸叶面肥能给植物生长补充充足的硫元素 。另外 ,硫还能提高油科作物含油 。

        7、 硼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硼元素浓度为6-60ppm,硼在植物分生组织里的发育和生长中起重要作用,因其不易从衰老组织向活跃生长组织移动,最先见到的缺硼症状是顶芽停止生长,继而幼叶死亡 ;同时也限制开花和后期果实的发育 。缺硼的症状表现为:1、植株幼叶变为淡绿,也基比叶尖失绿更多 ,基部组织破坏。如果继续生长,叶片偏斜或扭曲,通常叶片死亡,顶端停止生长 。2 、叶片变厚 、萎蔫或卷叶叶柄和茎变粗 ,开裂或呈水浸状果实。块茎或块根褪色、开裂或腐烂,苹果缩果病 。柑橘导致果皮厚薄不一,果实疙疙瘩瘩 ,根块作物导致黑心病或褐心病等。

        8 、 铁元素 :

        正常植物所需铁元素浓度为50-250ppm。其主要作用是:1、增加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和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两个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呼吸作用中将氧还原为水,是铁化合物的功能。2、铁能起到使植物稳定生长的作用 。3、铁元素参与酶系统的活化作用.缺铁首先出现在植株幼叶上 ,结果失其生长停止,幼叶出现叶脉间失绿 ,很快会发展到整个叶片,严重时叶片全白 。正常浓度为0.1%-0.4%之间,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矿物质组成部分。没有叶绿素,植株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 ,缺镁的症状首先在低位叶片出现 ,并从老部分移向幼嫩部分 ,进一步发展成为整个叶片组织全部淡黄,然后变褐直至最终坏死,尤其是棉花,下部叶片可能出现紫红色 ,然后逐渐变褐坏死。

        9、 锰元素:

        正常所需锰元素浓度为20-500ppm。锰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过渡元素,一般缺锰元素的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上,阔叶植物表现为叶脉间失绿。和铁元素一样,锰也参与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严重缺锰症状有:燕麦灰斑病、湿斑病和斑枯病等 。但是 ,过量使用锰元素对植株生长有害,棉花 、烟草、大豆、果树和油菜等卷叶现象,所有这些都是锰过量造成的毒害氨基酸能使多余的锰元素组成锰蛋白,促进锰元素参与酶的活化系统,能有效的解除锰过量造成的毒害。

        10 、铜元素 :

        铜对植物的作用与铁相似,正常所需铜元素浓度为5-20ppm。各种作物缺铜症状表现不同:玉米缺铜幼叶变黄、收缩,随着缺素加剧,幼叶变白且茎叶老化死亡 ,更严重时沿叶尖和叶缘出现死亡组织,许多蔬菜作物缺铜则叶片失去膨压,并不出蓝色 、失绿 、卷曲、不开花。

        11、锌元素:

        锌是植物所需的一种过渡金属微量元素,在植物干物质中正常含量为25-150ppm。缺锌常出现的症状有:1、叶脉间,尤其是底位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浅绿 、黄色或白色区域,失绿叶片部分组织死亡。2、茎与茎节间变短,出现许多叶片丛生,呈莲座状外观 。3 、叶片小 ,又窄又厚,通常叶片上部叶组织不断生长造成畸形叶片早落,生长受阻,极易发生病毒病 。

        12 、钼元素:

        植物中植物所需钼元素正常含量为0.3-1ppm,所以钼元素的浓度很低,过量使用也无任何毒副作用。钼元素都存在各种酶中 ,酶能促使豆科根瘤菌的形成 ,在植物中对铁的吸收和运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氯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氯元素浓度为0.2%-2.0% ,但许多作物都达到10%的含量。氯元素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在钾流动迅速时充作平衡离子,以便维持叶片和植株其它器官的膨压 ,促使植株的光合作用。氯元素还能起到明显的防病作用 ,可大大降低冬小麦全蚀根腐病。对其它作物能降低镰刀菌早地根腐病的侵染,能减轻玉米茎腐病的发生 。氯过量对作物的危害视作物对其耐受力而异,烟草、桃、梨、瓜类作物对氯最敏感。

        14 、硅元素:

        正常植物所需硅元素浓度为0.2%-2.0%,主要集中于植物根中。主要作用是对细胞壁结构有作用 ,提高作物抗病性,对茎秆强度和抗倒伏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 ,综上所述土壤中各种养分对植物生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虽少,但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植物体内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和不可相互代替的 。因此当植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的时候,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

        1. XML地图